健吾:不「佛系」,你叫我往哪兒走?
有朋友跟我呻說,現在做mentor(師友計劃的老師),都不能跟現在的大學生溝通:「他已經不是有錢家庭出身,問他想做什麼又答不出來,問他要往哪個方向走又說沒有想。我以為他愛玩,問他玩什麼,他說什麼都不特別玩。女人不玩,男人也不玩,機也少打的。這樣的人,究竟有什麼樂趣?」 我想起4個字——「佛系青年」。 在大陸,「佛系青年」變成「潮語」。只要在網絡鋪陳出「佛系生活態度」,大家都會「給讚」廣傳。 不要跟我說目標和未來。新一代會挺起胸膛告訴你:我的生活目標,就是「歲月靜好」;你問我什麼,我都會答你「都行」、「可以」、「沒關係」。你問我有什麼目標?沒有太多,總之在都市生活,不要有太多起起跌跌,有飯吃有屋住,已經夠好。 延伸到工作態度,根據中國大陸媒體報道,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指,他也曾在公司中遇到過這樣的「佛系」年輕人:「每個月拿幾千元工資,任務交差了不會再多做別的事,讓他當管理幹部他都懶得幹。這在我年輕時絕對不可能啊!那時候我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都成習慣了。現在其實可以退休了,但不忙就覺得空虛,感覺沒為自己努力,沒為社會做點什麼。」 那很難理解嗎? 我們從小到大看的電視劇集,不是有很多類似的對白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