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的專欄歌曲是來自於EP《Time Flies》中一首在內地比較冷門的粵語歌——《陀飛輪》。
今天的這一篇分享和這一首歌曲我想送給一個人,一個對於我有着特殊意義的人,希望在現在這個對於他來說有些艱難的時刻,能讓他有一絲寬慰。
「陀飛輪」,以名表來隱喻時間,形容時間的昂貴。還有一種說法是,陀飛輪的工作原理是抵抗地心引力,法文Tourbillon是漩渦的意思,暗喻忘卻光陰寶貴,陷入物欲漩渦。
過去十八歲沒戴表
不過有時間
夠我沒有後顧野性貪玩
霎眼廿七歲時日無多方不敢偷懶
宏願縱未了奮鬥總不太晚
好像在十八歲之前總覺得自己還是孩子,還未成年,能夠任性能夠貪玩能夠不顧後果。年少無知,總覺得自己除了大把大把可以揮霍的時間之外,一無所有。然而,時間的速度讓你我都始料不及,慶幸的是到二十幾歲,也不算太晚,於是不敢有一絲松懈,小心翼翼地運用時間,再也不會也不敢偷懶。
在你十八歲生日快結束的時候,你對我說過這一段話,所以,十九歲你想要努力完成對自己的期許,不敢有一丁點的懈怠,對吧。
然後突然今秋
望望身邊應該有已盡有
我的美酒跑車相機金表也講究
直到世間個個也妒忌仍不怎麼富有
用我尚有換我沒有其實已用盡所擁有
少年貪玩,青年奮進,中年收穫,一切都有了。
「我的美酒、跑車、相機、金錶也講究」對應是的黃偉文寫給陳奕迅的男人玩物四部曲:《葡萄成熟時》《人車志》《沙龍》《陀飛輪》。
世間人人都妒忌的都已經擁有,除了可以大把大把揮霍的時間。明明應有盡有,為何還是無法滿足,總覺得少了什麼。原來自己這一路走來,一直用自己所擁有的去換取自己所沒有的,而到頭來發現,已經失去了那些最寶貴的東西。
人活一輩子,哪一個人不是在「用我尚有,換我沒有,其實已用盡所擁有。」
曾付出幾多心跳
來換取一堆堆的發票
人值得命中減少幾秒多買一隻表
秒速捉得緊了
而皮膚竟偷偷松了
為何用到盡了
至知哪樣緊要
好多人爭論過是發票還是鈔票。其實發票的粵語發音比鈔票更自然更動聽,而這一首歌以名表為對象,不單單談論金錢,而是時間和物欲。發票實際上是無用的廢紙,曾付出的時間和生命換來了這一堆堆的只是記錄着消費的廢紙,似乎付出的幾秒換來一隻名表的交易是值得而高回報的。但人生有多少個幾秒呢。
放大到我們如今的社會,在工作中,分秒必爭,急速地用生命置換物欲,一秒的時間都被緊緊抓牢,而在生活中,從未有過時間去享受自己的人生,直到皮膚松垮,時間不再,才發覺時間是最重要而不可把握的。
這是不是又應證了那句老話,「失去才會懂得珍惜。」
勞力是無止境
活著多好不需要靠物證
也不以高薪高職高級品搏尊敬
就算搏到伯爵那地位和蕭邦的雋永
賣了任性日拼夜拼忘掉了為什麼高興
勞力是,一諧音勞力士,一種名錶。二勞力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金錢物欲永遠都沒有上限,多少算多,沒有人說足夠。而活着本身多好,生命的存在從來都不需要靠外界的物質來證明,人也不應該是以高等的工資,出名的職業和昂貴的奢侈品來贏得別人尊敬。這裏的「伯爵」和「蕭邦」不管是說名表品牌,還是指的身份地位,其實都是一樣的東西,是物欲的象徵和代表,日夜都不停歇地去爭取,到最後,卻找不到快樂的理由。
記住那關於光陰的教訓
回頭走天已暗
你獻出了十寸時和分
可有換到十寸金
教訓,一般指當把事情做錯了,結果是失敗和痛苦,通常是通過切身體會才能得到。和經驗相比,得到教訓的代價常常更加昂貴,因此也更讓人難忘。
所以以失去時間為代價來明白時間的教訓,已經太遲太遲。從小我們就被教著背誦,「一寸光陰一寸金」,而當你花光十寸光陰,你真的換回了十寸金麼。
還剩低幾多心跳
人面跟水晶表面對照
連自己亦都分析不了得到多與少
也許真的瘋了
那個倒影多麼可笑
靈魂若變賣了上鏈也沒心跳
人生還剩下多少時光,用蒼老的容顏跟名貴的水晶表面相比,望着這個你用一生換回的水晶手錶表面倒映出的你的臉,布滿皺紋,自己都沒有辦法得出一個這一生究竟是得到更多還是失去更多的結論。
手錶上那個倒影也許是真的瘋了,看着多麼可笑,把靈魂賣給了物欲,至此以後,即使給你的機芯上鏈,人生的表也不會再運轉。
銀或金都不緊要
誰造機芯一樣了
計劃了照做了得到了時間卻太少
手錶外殼是金是銀有什麼重要,只要把機芯造好了——人一輩子按照自己預定的計劃去實行,最終過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是時間永遠好像都不夠。
關於你,可不可以把這首歌裏的物欲替換成你所想要達成的夢想和期望,雖然不太恰當,但是你會明白當下才是最昂貴的,從這塊手錶中你最終會看破,原來漫漫人生不過是時間長河裡的一剎,我們所擁有的光陰短到來不及讓我們認真去愛去生活。
可不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珍惜時光四個字不只是激勵人奮發進取,還教會我們珍惜能夠閒下來看一本閒書,喝一杯清茶,聽一曲音樂的時間。不要因為時光短暫,光陰寶貴而讓自己加快腳步,逼着自己前行,就算累到不行也要咬牙堅持下去。
我們總是對自己有着不同的期待和要求,所以為了不辜負自己,我們也學會了矜矜業業,每一天清晨每一個夜晚都會在心底對自己說,時間好快,時間不夠,而期待落空帶來的痛苦和挫敗會讓你開始懷疑,懷疑自己,懷疑世界,可是,然後呢。
其實,大概沒有必要日拼夜拼,為詩意般的夢想也好,為實實在在的物欲也罷,個人的幸福感和愉悅感不高,那些心跳和時間就不值得被付出。我個人最欣賞的活法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時間的確寶貴,但用來吃飯睡覺的時間我們從來不覺得是浪費。
殊途同歸,累了就放慢腳步停下休息,享受生活,也算不辜負時間,不辜負自己。聽過了《致少年時代》《年少無知》那些懷念年少的歌,才會真正覺得年少多好,在永恆的時間裏,人生短暫的幾十年都細如塵埃,微不足道,更何況年少的這幾年,所以,年少或許就該貪玩就該衝動,放肆而無害。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時間,能夠享受和揮灑的時間,不被時間推著走,不被期待所壓抑,不被夢想所束縛。
與君共勉。
在時計裏看破一生,渺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