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誰的陳奕迅(十二)—《一絲不掛》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一首歌,是來自於專輯《Time Flies》裏的《一絲不掛》。
從前聽粵語歌是聽歌手,後來變為作詞人,再後來看過《夜話港樂》 一書後,聽一首歌就開始關注作曲人, 作詞人和歌手之間的相互滲透和完美結合。
對我來說完美得挑不出一根刺的一首粵語歌一定要算上這一首《 一絲不掛》。
聽粵語歌的人基本沒有人不知道作詞人林夕, 林夕在歌詞尤其是粵語歌詞方面的成績已經不用多說, 填詞生涯三十餘年,作品4000多首。 而作曲人了Christopher Chak(澤日生)最初的作品便是2006年的《富士山下》, 出道十年,相比於林夕他算是一個新人,其作品數量也不多, 但首首都是精品,配合着林夕或者黃偉文等大神級別的作詞人, 歌曲從動人程度和傳唱程度來說都達到了頂尖水平。(《富士山下》 《年度之歌》《不吐不快》《哲學家》《鐘無艷》《任我行》《 獨家村》《好得很》等)
澤生日的曲子配合着林夕特點就是長句, 長度挑戰着歌手的氣息和唱功。 那些曲子的曲調大氣磅礡而又蕩氣回腸, 一首高音質的曲子若配上一副高品質的耳機, 就像是坐在音樂廳聽著鋼琴大師彈奏著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一個節拍可以分成十六分音符,絲絲入扣, 彈琴的手指根本沒有停下的間隙,就是這樣節奏分明、 快速而有力的曲調配上林夕所寫的極具有文學美感和故事性的長句才 能讓那一種在愛情里無可奈何無路可退無法抗拒的悲壯展現得淋灕盡 致。
《一絲不掛》就是這樣一首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作詞人:林夕
作曲人:澤日生
歌手:陳奕迅
三者都是各自領域頂尖級的人物, 林夕短促入聲韻加上佛學色彩的大長句、 澤日生緊湊而激昂的曲調還有一個有著沈穩氣息扎實唱功的陳奕迅, 三人十分契合地完成了這一首我個人十分偏愛的《一絲不掛》。
高中時因為對生活的種種懷疑開始接觸一些佛學上的思想與理念, 初時朋友介紹我聽《一絲不掛》時我就對這一首歌的歌名感到詫異— —「沒有一絲牽掛」, 聽完這首歌之後就像是讀完了一篇晦澀難懂的佛經, 縱然晦澀難懂卻讓人有一種超脫釋懷的心情, 如得到了觀世音的開示與指點。所以,就算不懂, 也在閒時一遍一遍抄寫歌詞, 繁體字和長句寫下來從視覺上也是一種享受。 而當我從幾段感情中走過之後,再聽這首歌, 眼淚會隨著其有力連貫的曲調和字字珠璣的歌詞潸然不停。
分手時內疚的你一轉臉
為日後不想有甚麼牽連
當我工作睡覺禱告娛樂那麼刻意過好每天
誰料你見鬆綁了又願見面
整首歌詞最通俗易懂也最能讓人有畫面感的就是前面四句了。「 刻意」「誰料」,四個字就寫出主人公在這份感情裏的被動。 工作睡覺禱告娛樂,分手努力過好生活, 讓日子如往常一樣稀疏平常。好像沒有什麼變化。誰料, 你又願意見面。
這讓我想起五月天的《突然好想你》——「 最怕此生已經決心自己過沒有你卻又突然,聽到你的消息。」
說的就是這樣一種既害怕又會有期待的心理。
誰當初想擺脫被圍繞左右
過後誰人被遙控於世界盡頭
勒到呼吸困難才知變扯線木偶
這根線其實說到底 誰拿捏在手
打一個不那麼恰當的比喻。
愛情就像放風箏,最開始我是希望用雙手去控制風箏的高度、 線的長度以及風箏的方向。但到後來, 這風箏因為風力的原因已經不受我控制,誇張一點的話, 這風箏甚至可以操縱我,帶着我在風中搖曳, 我已經淪為這愛情的扯線木偶,而這根線, 直到勒到呼吸困難才知一早不再受制於我,到底是誰在控制, 已經無從判斷。
這些年望你緊抱他出現
還憑何擔心再互相糾纏
給我找個伴侶找到留下你的足印也可發展
全為你背影逼我步步向前
時間須臾而過,這些年看着你和他牽手相擁, 而我還憑什麼去擔心我們之間還會有糾纏。 為我找一個有着你影子的伴侶我也可以繼續發展, 只是因為她的身上有了你的影子。
其實這種橋段在電影里常常出現, 男女主角分手之後所另外交往的新歡也是因為可以從新歡的身上窺探 到舊愛的某些特質。
而生活中,我們身邊的人包括我們自己也許就會是某個人的替代品。 因為舊愛在高歌前進,他/她的背影逼著你步步向前,所以,「 這根線其實說到底誰拿捏在手」已經有了答案。
如一根絲牽引著拾荒之路
結在喉嚨內痕癢得似有還無
為你安心我在微笑中想吐未吐
只想你和伴侶要好才頑強病好
我如同被你用一根絲牽着的拾荒者,漫無目的,艱難前行, 那絲線結在喉嚨里,像被小蟲子咬過疼和癢,若隱若現,似有還無。 為了讓你安心即使覺得虛偽和惡心也在微笑中想吐而未吐, 想到你和伴侶能好好在一起我才頑強勉強能夠好起來。
「分明千絲萬縷,卻說一絲不掛」
「風箏線、木偶線、青絲、繩索……」,哪一樣不是絲, 怎麼會沒有一絲牽掛。整首歌讓人處處感受那根絲線纏繞、 緊勒的束縛和牽引,細如發絲卻纏繞到極致,勒到呼吸困難、 互相糾纏,被你牽一而動我全身。但是否真的被你操控難以自控, 或者其實在等我捨割。應該主動捨棄這根線,讓自己解脫, 不再牽掛,讓自己像斷線風箏一樣,飛往天國那樣幸福寧靜的地方。
但欲斷難斷在於不甘心去捨割。
不聚不散 只等你給另一對手擒獲
那時青絲 不會用上餘生來量度
不聚不散 只等你給另一對手擒獲
以為青絲 不會用上餘生來量度
一直不覺 綑綁我的未可扣緊承諾
滿頭青絲 想到白了仍懶得脫落
三次副歌部分, 感情層層深入到最後就像火山噴發傾瀉覆蓋了整首歌。「那時」「 以為」「滿頭」,為這一段束縛和牽掛獻上了自己的一生光陰。 那時候以為很快就會忘記,迎接新的生活, 以為這一段牽掛不至於用上餘生來量度。 直到想到滿頭青絲變化為白髮蒼蒼,卻依然懶於脫落, 懶於掙脫這纏繞。
你曾經試過被繩索勒到窒息的感覺嗎?
那種感覺跟溺水很相似,不能呼吸還要大口大口喘氣, 怎樣手腳並用地掙扎都沒有用, 只能無可奈何地讓自己把全身每一個感覺神經細胞傳來的痛感都深深 地體驗一遍。這一根絲就像小螞蟻爬進了你的心臟, 細小而沒有辦法去除。
在這首歌的MV裏,陳奕迅躺在白色的影像台上, 沙畫師在另一邊的鏡頭下快速變化着不同的場景。他躺在那裏, 蜷縮着、掙扎着、輾轉着, 想伸手去觸碰她的面容卻在快要碰到的瞬間被沙畫師無情地地抹去, 讓人看得鼻子一酸,飽含一眼淚水與心酸。大樹、陽光、腳下的路、 風箏、翅膀……不停變換的背景就如同他這生去過很多地方, 經歷過很多事情,滿布荊棘。而最後歌曲結束,沙畫師擦去了一切, 他起身,徑直離去,一切都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浮生若夢。
此刻才深深覺得《一絲不掛》收錄於專輯《Time Flies》是多麼恰當,這若有似無的一絲卻讓人牽掛了一世。 即便Time Flies ,光陰飛逝,那一份束縛和牽掛卻是絲毫未減,直到滿頭白髮。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一段糾纏一生的深刻愛情,就在「束縛」與「割捨」 之間不斷糾纏和折磨著他。
所以最後想要問上一句:
難道愛本身可愛在於束縛
是的,愛本身可愛就在於束縛。不過,把「束縛」的程度降低, 換一個詞,我們叫做
「依賴」或者「牽掛」。
但到結束, 最讓人心有不甘又無可奈何的就是曾經一起過卻再也沒有一絲絲的牽 掛。
無奈你我牽過手,沒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