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級報告:未有科學證據支持性傾向及性別認同天生不可改變
有跨性別運動活躍分子要求立法禁止輔導患有性別焦慮(Gender Dysphoria)的兒童,他們除了主張輔導和治療是一種污名化外,亦認為性傾向和性別認同是天生不能改變,他們主張改變會帶來傷害。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談及,根據數十年來的臨床研究,約八成患有性別焦慮的兒童,長大後不再想變性。若立法禁止統稱的「更正治療」(conversion therapy),會令這群兒童無法獲得精神科醫生的專業協助,無異不必要地把他們推上持續跨性別的道路。 此外,最近兩位美國專家回顧了接近200份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科學同儕評審(peer-reviewed)文獻,合力撰寫了143頁重量級報告《性與性別》(以下簡稱「報告」),旨在釐清關於性傾向和性別的科研成果,令公眾得到更清晰的資訊。報告在The New Atlantis期刊刊出,研究發現一些普遍流傳的觀念並沒有科研實證支持,報告亦希望社會關注LGBT群體較多精神問題,以及近年鼓勵性別認同與自身性別不一致的孩子變性的趨勢。 聯合撰寫報告的兩位專家,一位是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醫學院精神病學及行為科學教授保羅.麥休(Paul McHugh),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