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檢基:盲目迷信自由市場下的房屋政策
九七之後十幾年,特區政府仍堅持奉行英國大市場小政府自由經濟那套法則,奉之為寶典,無視社會實況。尤其房地產政策,2002、03年是比較關鍵的轉捩點,一方面香港房地產供應開始銳減。當時孫九招核心就是大幅退出房地產市場,以無形之手讓樓市自行調節,政策如結束混合發展、私人參建居屋及房協資助自置居所計劃、停售居屋、大減公屋興建,均使整體房地產供應減少。據政府年報反映,2010年建成的公私住宅單位共約有 19,800 個。這套自由市場法則,最終釀成今天的惡果,普羅大眾近年就在孫九招的遺禍中苟延殘喘。 而另一方面內地經濟起飛,資金持續湧港,需求大增。姑勿論內地熱錢游資來港怎樣炒,有些需求是來自民間的,大家想一想就知,看結婚數字,再用2010年做例子,當年有結婚數字夫妻雙方是港人有27,534對,新娘是內地人有19,191對,新郎是內地人有4,836對,有50,000對新人,粗略說至少有三四萬房屋需求吧。還有不單看結婚數字,離婚數字也會造成需求呀,2010年離婚宗數為18,167宗。但當年的房屋總供應是19,800 個,2萬個都不夠。 長年的「大市場小政府」,至今物業價格居高不下,連帶很多租用者也需付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