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習特會」看特朗普的膽略與手腕
一個是權力如日中天、繼毛澤東以來最具權勢的中國領導人,另一個則是勢要再次壯大美國、建國200多年來最不尋常的「超另類」總統。單憑這兩位身具獨特個性、數十年來難得一遇的大國領袖聯袂演出「莊園高峰會」,就已足夠吸引所有國際媒體。甚至有評論在事前就將此次中美元首會晤的重要性,與同樣是共和黨籍的總統尼克遜於冷戰時期的1972年2月歷史性訪問北京相提並論。然而萬眾矚目的「習特會」,卻是以「沒有實質成果」收場。 特朗普牢牢掌握戰略制高點 也正因為為期兩天的「習特會」沒有爆出任何火花的亮點新聞,許多前來採訪的國際媒體記者只好掃興地把焦點放在特朗普外孫女唱中國歌曲《茉莉花》,或乾脆迅速將報道的重點轉移到會面期間美國攻擊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上。然而,倘若細嚼特朗普安排習近平此次訪美的整個過程,就不難窺視出特朗普深藏不露、令人刮目相看的膽略與外交手腕。而在這次不同尋常的中美高峰會所伴隨的兩大領袖的外交角力中,毋庸置疑,特朗普從頭到尾、牢牢地掌握了戰略的制高點。 首先是特朗普奪得先機的中美主客地位。45年前是尼克遜主動出訪,千里迢迢地來到陌生的「共產中國」,目的是要拉攏新中國,以牽制蘇聯;而毛澤東則從容自信地迎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