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勇衡:《中英街1號》:利用青年的人才會以為青年只能被人利用
《中英街1號》的創作源由之一是六七暴動時期受牽連而坐牢的「YP仔」(Young Prisoner)的事蹟,亦把當沙頭角華界民兵槍殺港英警察的事件重現銀幕,為多年來仍屬敏感的歷史事件留下了時代的紀錄,這是屬於創作者不能抹煞的貢獻。然而與其說《中英街1號》是政治歷史電影,不如說是以重要歷史事件為背景的「青春片」。一方面,電影分為1967年和2019年兩個部分,有關過去的只佔前半部,而後半部的近未來想像則源自近年保育本地農業的社會運動。另一方面,故事重心並不在於政治運動的來龍去脈,也沒有深入闡論各種政治理念,而是著力描寫青梅竹馬、三角戀愛、代際關係,以及青年主角如何面對時代、如何忠誠面對自己的問題。 經過調光的黑白攝影使作為主要情景的鄉郊顯得乾淨清新,大量靜態鏡頭、相對克制的鏡頭運動及剪接,顯然與一般觀眾受電視新聞慣性所影響的「暴動」和「抗爭」印象有別。聽覺設計沒有太多煽情、激昂或緊張的配樂,而一首小清新情歌則放了兩次。創作者這樣的選擇可能有些冒險,因為六七暴動這題材對香港電影來說仍算新鮮,一些觀眾或期望透過電影去認識歷史事件,但電影只是集中於一少撮沙頭角村民的經歷,並無意解釋暴動因由;對於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