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皓棕:日佔香港眾生相——《明月幾時有》
(評台編按:內文有劇透) 你或許不會為意《明月幾時有》是一部關於香港的電影,因為電影宣傳中三大主角周迅、彭于晏、霍建華皆非香港演員。但其實《明》是改編自抗戰時期,香港在淪陷期間的一段歷史,女主角方姑(周迅飾)、她的母親(葉德嫻飾),以及傳奇人物劉黑仔(彭于晏飾)等人皆是現實人物。這題材在香港電影中比較罕見,可能是因為那段時候多為口述歷史,真正被記載下來的並不多,使香港人對那段時期本地的認知有限(說起抗戰時期,我腦內立時浮現的畫面總是上海),也甚少以這背景拍故事。所以看到許鞍華以這段距離我們乍遠還近的題材拍成電影,還是令我有意欲一看。 在我有限的觀察,《明》在香港的反應頗為兩極,有人完場時拍掌,亦有人在臉書上留言狠批。我則認為這齣電影是頗為理想的,亦比許鞍華上一套電影《黃金時代》要好得多。這部電影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一環是,它所呈現的時、地、人,究夠像不像香港,而且不只是客觀上的真實性,還有的是創作上的合理性,有否使香港人有所共鳴。畢竟這部電影的主角其實不是別人,而是整個香港。從這套電影的劇本,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四位主角外(我認為葉德嫻的角色的重要性,比起其餘三位主角有過之而無不及),片中還出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