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年代:接種疫苗了 然後呢?
我的孩子一歲時打了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混合疫苗(MMR),全身出疹,嚇得我。之後要吃十四劑中藥才康復。我問過醫生,查過資料(醫學網站定義麻疹病徵),一般染上麻疹的話,「七日內不吃藥會痊癒」──可怕的併發症,大多只發生在長期病患者,或營養欠佳的兒童。我孩子因為疫苗副作用而受了十四天苦,直接入血,跟天然感染的麻疹,果然不同。 之後我找了很多資料,想看看究竟MMR是什麼。我也明白為何主張不打針的人,面對麻疹爆發而無動於中,表面上,像是不負責任,但其實是因為他們看過比麻疹更恐怖的東西。 免疫針真的在替我們預防疫症嗎?外國一爆發麻疹,不打針的,都被視為始作俑者;香港爆發流感時,亦有趨勢去怪罪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甚至患者遇上併發症及死亡,醫護界一定會向傳媒標明該人有否接種疫苗。不過,實情卻是,疫苗並不一定防到該病,一是針的效力問題,二是針的實驗室病原(「減毒」或「滅活」)與野生病原(天然感染)是有分別的。 潛在疫症爆發的「始作俑者」 不同的嬰兒疫苗,有不同的保護年期,除了MMR內的麻疹部分被認為有永久保護外(此乃藥廠聲明,西醫聖經Physicians Desk Reference 認為至少有15年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