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光:燭光的海洋
八九民運二十九年了。當年,誰也沒有想過,歲月漫長,六四仍未平反。時光沒有改變是非,一個政權,殺去和平靜坐的青年,天長地久,歷史總會記下殺人者的罪孽。然而,平反六四的過程,更多人付出生命:「砍頭也不回頭」的李旺陽,受盡酷刑,不屈不撓,「被自殺」而犧牲;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大志未竟,牢獄度過最後的歲月,患癌而離開人世。他們的犧牲讓六四的罪孽更深,讓每年的維園悼念更添悲壯。二十九年了,香港維園的燭光,仍然在辱罵、恐嚇、分化、嘲笑的風雨中,繼續靜靜點燃,悼念天上的亡靈,追尋民主的理想。多麼沉默而偉大的群眾運動,沒有功利的計算,只有良心的堅持,不單為六四死者,更為人間的公道與是非。還有兩天,又是維園的悼念了;可以預想,萬千燭光依舊升起,那是不能壓服的人心,歲歲年年,不見不散,直到長夜盡頭,平反六四的一天。過去,數算出席的人數;如今,數算集會的年期。更多的人,為港人的堅毅而驕傲,平反六四,無論路有多長;維園燭光,悼念的心更長。今年點燃維園燭光,還有更沉痛的意義:悼念劉曉波的逝世,希望劉霞重獲自由。燭光集會有一首歌:《大海》,就是寄託着人們對劉曉波的思念。思念他生前受過的傷,擁抱的愛,嚮往的夢;哀悼他死後沒有墳墓,沒有墓碑,只有大海。當大海浪濤飛舞,人們就想起劉曉波,想起撲向礁石的浪花,想起他高貴不屈的自由魂。六四維園的燭光,更像人心的海洋,如浪如潮,如泣如歌。[張文光 cheungmankwong@ymail.com]PNS_WEB_TC/20180602/s00193/text/1527876775167pentoy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