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樺:野火燒不盡
近期口碑甚佳、奪金球獎四項殊榮而來的《廣告牌殺人事件》(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是關於憤怒的。香港大概現時也充滿了抑壓的憤怒,情緒上易有共鳴。而電影像一場野火,一路蔓延又一路縱深挖掘,讓人回味再三不斷思考。 電影裏面,每段關係都是困鎖性的:女主角是憤怒的母親米德烈太太(法蘭絲麥杜曼飾),女兒被姦殺燒屍後一直無法破案,她認定是警察查案不力,因此在鎮外車子必經之路買下三塊巨型廣告牌,指名警長威路比(活地夏里遜飾)要負責。而威路比警長身罹癌症還受此壓力,全鎮都替他不值,因而對米德烈太太十分憤怒。尤其當警長吞槍自殺後,他的副手Dixon(森洛維飾)便暴走失控,襲擊廣告公司的年輕同志主管,把他扔下樓。米德烈太太的堅執也讓她的兒子很難面對周遭,兒子對她也充滿憤怒。她的前夫,曾有家暴前科,每次與米德烈太太見面都充滿張力。 風暴捲過的人際關係 這些人際關係,都被家庭及社區結構鎖得死死,無法鬆脫,彼此都不能置身事外;但這些人際關係結構又是如同被風暴捲過一樣,信任與共識盪然無存,只留下災難的痕迹。 但仔細看來,劇本充滿了極具野心的扭橋,人物的行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