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類年代記
讀大學的時候,老師們都很痛恨《蘋果日報》。 老師們都說,蘋果日報把美國大眾化報紙的「煽、色、腥」新聞報道手法(sensational)帶到大家眼前,吸引眼球,把報紙本來有的傳遞真相、監察政府、三權以外的第四權等等的角色消退。取而代之,就是把最八卦、最瘋狂、最無聊的東西,放上新聞。如哪兒有自殺案,就把受害人的死相都放在頭版。祥哥祥嫂的爭產案,對大眾本來沒有什麼意義,亦沒有什麼公共性,但也需要把東西放到頭版。因為這樣子的版面,才會令人買報紙。 「什麼叫新聞」這些問題 變得太奢侈 老師們那時候的論調是很嚴厲的,說學院出來的人,要緊記自己在學什麼。那時候,大學生們還有大學生們的頭巾氣(或被稱為志氣的無聊東西),他們會想像,就算世道變得多壞,他們都知道何謂對錯,再去着力改變世界。 結果,到了2017年,大家還有買報紙嗎?做早晨節目的時候,天天都會讀報,看着不同的報紙一天一天的比衛生護墊還要薄,傳媒系學生已不太在乎文字,因為他們需要學會如何一個人剪片、寫稿、錄旁白再後製然後放到網絡,「什麼叫新聞」這些問題,都變得太奢侈。 為何來來去去都是看沒營養資訊? 隨着不少傳媒都轉向社交網絡,而所謂社交網絡就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