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傳:書展以外,富德樓的港台獨立出版/書店的書業對話(下)
書展期間,富德樓的艺鵠舉行了聚集了港台兩地的獨立出版人與獨立書店店長的對談──「〔不止一條路〕書業對話:兩岸多元出版 / 書店的活力」。 上一篇談到「獨立出版」,這一篇將集中討論「獨立書店」,以及「出版與書店」。 獨立書店 有說,獨立書店是城市的一道風光。若然連鎖大書店永遠企理整齊,有著倒模般一式一樣的裝潢格局,在最當眼的位置擺著相同的暢銷書,獨立書店則是一個帶著店長性格內涵的存在。每一間書店各有自家特色,不只打著折扣,更多的是販賣信念與主題。 蔡瑞珊一語中的,他們追求的不是人數多寡,反倒是看似更虛無的讀者口味:不是需要很多人,而是需要一些懂你的人。她從主播搖身成為書店的店主,把媒體合作經驗帶到書店。例如,從六月起,青鳥書店與端傳媒合作,一起策劃主題書區,六月的主題正是「香港回歸二十年」;也會邀請不同界別的意見領袖成為選書人,列出不同的推薦書目。 鍾尚樺則笑言,他的工作是聊天:與讀者聊天,與出版人聊天,與其他合作單位負責人聊天。裝潢以前,甚至先邀請三百多個人來一次的分享,問及各人對書店的想像。三餘書店強調的是與城市的互動,複合式的單位,容讓他們在賣書以外,還有其他可能,如增設展覽的空間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