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氛圍下香港歷史教育的處境:從DSE試題說起
「請問三位,你們認為在中小學教授香港、中國和世界歷史,是否同等重要?我們在教育下一代時,是否應該同時培養學生的本土、國民和世界公民的身分?」這道題目,原本是我在特首選舉論壇上希望向幾位候選人提出的。 日前揭盅的文憑試歷史科試題,引起市民,尤其是網民的廣泛討論。筆者當天先後接受新媒體、傳統報章以及網上電台共5個訪問,發現傳媒朋友大多關心個別試題是否抵觸了政治禁忌或底線。網上氣氛更加熱烈,社交平台上的一張試題截圖,竟然引來超過3,000個「分享」。有人為擬訂試題的考評局感到憂心,表示他們日後將受到政治審查,甚至「清算」;另一邊廂,有建制媒體訪問資深教師,借此提出題目難度屬大學程度,暗示對考生帶來不公;亦有自稱來自「愛國學校」的教師,在報章表示「希望各位不要再抱有狹隘的思維,認為愛國學校老師就會歪曲中國歷史。」的言論以作回應。在當今香港的政治氛圍下,以上情況實在不令人意外。然而,筆者期望從歷史角度出發,進一步審視這現象,並討論這事件為社會帶來甚麼啟示。 應屆歷史科有關「中國共產黨指導原則」的試題有政治含義嗎? 現時高中歷史科的課程共分為三大部份,其中一部分為:主題甲「二十世紀亞洲的現代化與蛻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