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影》:華意達的完美遺作
波蘭電影大師安德烈華意達(Andrzej Wajda)先後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後曾經由極權政府統治的波蘭,這個時期的所見所聞對他有極深影響,一生多部作品都以當時波蘭的政治與社會環境有關,如著名的戰爭三部曲以至《鐵人》(Man of Iron)、《卡廷大屠殺》(Katyn)等,從中都見他一直關懷波蘭社會的使命感。今年在港上映的《殘影》(After Image)是他的遺作,內容仍然保持其一貫關心的主題,也是代表波蘭角逐上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作品。 故事主要圍繞著名藝術家史特斯明史奇(Wladyslaw Strzeminski)臨終前的經歷,過程中除了可見這位藝術巨匠堅持自己的風骨外,也讓觀眾再次感受極權政府統治如何壓迫人民、頒下各種無稽的罪名、扭曲異己的手段等等。要對抗極權政府的壓迫無疑是殊不容易,但是史特斯明史奇由始至終都能夠堅守信念不退後半步,令人佩服。「殘影」一詞則是藝術用語,當人類眼睛注視一件物件後,即使視線轉移另處,之前物件的殘影會留在眼內,殘影就是與那件物件的形狀相同,顏色卻會相反。電影似乎希望透過這個不為當時極權政府接受的「缺乏思想體系」藝術手法來表達畫家的結局以至對後世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