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動的選戰 (不能)消失的公民
周四黃昏,深水埗某大型商場內,民氣沸騰。七時正,特首候選人曾俊華抵達商場中庭,我身邊不少守候多時的群眾如見華仔,情緒爆燈——有些粉絲失控尖叫(「曾特首」「一號加油」),有的蜂擁而上,爭取握手、自拍、朝聖。場面之墟冚,十足十當紅韓星旋風襲港出席商場騷。毫無疑問,這叫「民情洶湧」。 曾俊華逗留大半小時後離開,商場稍為平靜,但民氣未散。不少平民繼續排隊,為的是走近幾部曾營設置的扭蛋機,領取「信任」、「希望」等精美襟章,集齊一套,令夢想成真。望着長長的人龍,我不期然想起,五年前特首選舉亦曾出現類似場面。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三日,港大民研舉辦「民間全民投票計劃」,起初設置網上投票系統,及後因系統遭黑客攻擊,改以實體票站及人手投票。於是,部分票站全日大排長龍,至深夜仍有大批民眾聚集。之所以徹夜排隊,大家為的當然不止「投票」,更要表態。投票結果揭盅,共有超過二十二萬人參與,當中55%都是旨在表明對小圈子選舉不滿的白票。事後回望,這當然是徒勞無功,但當年確有不少港人(包括我)真心相信自己的「一票」,可以左右選委最終決定,從而改變選戰結局。 俱往矣。周五早上,公民聯合行動籌辦的「特首選舉民間投票」召開記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