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回家路》 科技創造奇蹟
主打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作品,尤其感人至深的一類,往往較易獲得奧斯卡的寵幸,至少有份提名幾個獎項,今年幸運兒有《漫漫回家路》。 本片吸引筆者進場,很大程度是看過《六十分鐘時事雜誌》(60 Minutes)的報道,被這段發生在互聯網世代的感人故事所吸引。 話說5歲印度小男孩,跟隨哥哥到火車站拾荒,天意弄人兄弟失散,小男孩孤身流落於千里外的加爾各答街頭,幾經轉折,獲得充滿愛心的澳洲夫妻收養,直至成年後,與家人重聚的渴望愈來愈深,他憑着僅有的模糊記憶,更重要是借助新科技Google Earth搜尋故鄉,到底尋親能否成功?當日哥哥去了哪兒?在此不劇透。當然,他的經歷早有各方報道,亦已撰寫成書,相信很多觀眾入場前,已經知道來龍去脈,剩餘的是看看導演怎樣說故事。 《漫漫回家路》(Lion)是澳洲導演Garth Davis的電影長片處女作,獲提名奧斯卡最佳電影,導演本人就無緣角逐最佳導演。 改編忽略了真實細節 坦白說,電影在敘事手法上的確平淡無奇,只是很正統地完全順時序,把主角的遭遇說一遍,大部分新手導演,往往走向兩個極端,第一類是既然沒有包袱,就盡情「玩嘢」,展現自己的風格,當然亦不乏眼高手低的作品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