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囍:《編寫美好時光》人生的真相
《編寫美好時光》的女性視角太着痕迹,不是我的一杯茶。但好的電影如洋葱,可以一層一層剝下,編織細密的文本,容許多種多重的解讀,剝到最後,還是可能會掉眼淚的。 電影細節豐富,人來人往,對白密集,初段覺得怪囉嗦的。女編劇同工不同酬,醒目能幹,名義上卻主要負責寫婆媽的對白,到後來,她用時間和才華證明了自己,大家都離不開她了,她闖出一片天,新戲叫《Girls like us》。 這樣的成功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那是命若浮萍,隨時遇上空襲掛掉的虛無時代,就算死不去,水管炸了就燒不了水,喝不了茶,連最簡單的快樂都很困難,而有一大群人,念念不忘,廢寢忘餐,仍然要想方設法拍電影。電影何物?到底有什麼用?政權當電影宣傳工具,但在最前線寫個不停的,又是為了什麼? 可能真的不為什麼,不過就是因為那是自己最想做最喜歡做又最擅長做的事,除了盡情投入,別無他法。像畢理,他沒上戰場,因為他編劇更在行;像女主角的丈夫,掙不掙到錢,得不得到認同都好,他只能繼續畫他最想畫的畫;飛行員被找來拍戲,最想回到戰場作戰;過氣演員已在遲暮之年,早晚想的還是演戲。Their finest,他們最美好的時光,就是在仍然呼吸時做自己最在乎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