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粉集氣」失效 往後會怎樣?
特首選戰告一段落,林鄭月娥當選,輿論隨之轉向她如何籌組新政府,以及如何落實政綱。惟回顧整場特首選戰,仍有一大問號——為何曾俊華可以如此「集氣」?相信大家還記得曾俊華團隊在選前「落區衝刺」的一幕:大批市民夾道歡呼、爭相拍照,聲勢較泛民候選人於5年前、10年前參選時還要厲害。滿城「薯粉」,教部分民主派和抗爭路線中人不勝唏噓,感慨「港豬」當道,竟還讓打着「反對人大8.31」的民主派選委們「all in」一名不會反對人大框架和《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特首選舉候選人。 「薯粉」大「集氣」,由建制高官搖身一變成為香港人一時風頭無兩的精神領袖,最常見的理由是曾俊華團隊超卓的公關策略。感動人心的小品、讓人鼓舞的金句,再加上對手林鄭月娥被冠以「CY 2.0」的標籤,相形見絀下,使曾俊華的臉上閃出了香港政治人物久違了的風采。不過,這類「公關萬能論」似乎把問題過於簡化。其一,難道香港市民就真的只滿足於公關技巧?他們就真的是一頭頭容易滿足的「港豬」?他們就不明白曾俊華也是建制中人?其二,能夠持續地於社交媒體得到正面評價,並在不同地方的街頭得到大批市民支持,而且當中沒有「收錢造勢」的傳聞,相信這不會單純是公關計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