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郊野公園是梁班子遮醜布
梁振英政府尚有6周便卸任,上周突然發出新聞通告,表示「房屋協會接獲政府邀請,研究大欖和馬鞍山郊野公園邊陲兩幅土地,探討生態、景觀、美觀價值、康樂與發展潛力、實際限制等方面」。通告沒有說明政府推行研究的政策目標或為何偏要邀請房協操刀,只稱「研究旨在提供客觀分析,讓社會可進行理性討論」。但究竟為何討論?為誰討論?雖然市民對梁振英使用語言偽術已經見怪不怪,但明明政府意欲推行一項新政策,為何要遮遮掩掩、語焉不詳? 開發郊野公園並非新議題,2012年梁振英競選特首時已被多番追問。他當時含糊其詞,因為深知社會對此有極大反響。5年後的今天,他刻意啟動一項無法在落任前有實質進展的研究,只有兩種可能:一是脅迫下任特首延續他的政策方向;二是令社會轉移視線,不要聚焦於他任內無法兌現的政綱,甚至為自己的失敗尋找替罪羔羊。 梁振英一直聲稱土地房屋是他施政的「重中之重」,在任期間多次聲稱會「迎難而上」,2013年的首份施政報告更曾經說過「解決房屋問題,是本屆政府的首要任務」。5年任期將過去,事實勝於詭辯,客觀數字足以證明梁班子在土地房屋政策的三重失敗。 一、政策取向失敗 對於房屋政策,梁班子一直迴避核心問題:究竟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