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本色》:她的(顛覆/權力/慾望)遊戲
(評台編按:內文有劇透) 《烈女本色》(Elle)的題材偏鋒,未談電影以前,單看電影的製作過程就略知一二──導演Paul Verhoeven提到,這本來一個發生在美國的故事;然而,不論是美國的投資者,抑或女演員,對這齣電影都顯得沒有興趣。直至,雨蓓(Isabelle Huppert)讀到劇本,接下這齣作品,美國故事自然變成法國故事。 電影的偏鋒,不在於畫面,而是在於整個意識形態──甫開場,神秘男子闖進Michèle的家裡,她反抗失敗,臉被打傷,也被侵犯。事後,滿地碎片,她養的貓站在後面看著主人,構成一幅奇怪的畫面;更奇怪的是,Michèle一反平日受害者的角色定型,沒有痛苦,沒有哭泣,沒有自卑;洗澡以後,彷彿一切照舊── 她是遊戲公司高層。事後回到公司,她跟同事討論遊戲的設計,強調當中性高潮的力度,也沒有拒絕情夫交歡的邀請,對性絲毫沒有半點的抗拒;與她前夫Richard(Charles Berling)、老朋友分享這事的時候,冷靜得似是另一個人的經歷,與其他人的反應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 她不是不恐懼,這一點見於她的準備。被侵犯以後,她依舊收到神秘人的短訊,連番挑釁──她心底知道,他隨時
詳情